沿着雷锋之路前行 架设情感互通的桥梁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年3月14日 点击量: 11793

—— 武汉开发区一中第二党支部践行雷锋精神的做法与思考

    为了践行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将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我校实际相结合,主动创新工作思路。2015313日下午,我校高三党员教师邓元平、赵育亮、李德贤等在第二党支部书记余晓波、学校工会主席刘文清的带领下,携带大米、食用油、土鸡蛋等物质前往家庭困难的高三学生沌口电塔村305号冉汆家、万家湖社区B区杜松家,进行家访并表示慰问。

    家访是学校、家庭双向沟通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强大合力育人的有效途径。从家访工作中,捕捉对学校教育工作大有裨益的信息;通过家访活动,全方位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在距离高考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做好学生本人的思想工作,减轻学生家庭的思想负担,全方位了解学生,使思想工作更具针对性、目的性,让学生能够放下包袱,全力备战高考。第二党支部活学活用雷锋精神,架设了一座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情感桥梁。

     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两位同学的家庭困难,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减免学费,申请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到达学生家庭以后,发现学生家庭条件比想象中还要困难。冉汆父母亲是重庆黔江农村人,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在沌口仅凭给他人做体力活维持家庭生活,租赁了房东早已不住、几乎废弃的约30平米的两小间光线暗淡、地面潮湿的房屋。冉汆同学狭小的房间里只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张贴着一张用英文书写的学习计划表,床头书有一副对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到了冉汆同学学习之刻苦,为人之朴实,心胸之宽广,品德之优良。杜松同学父母亲在一家小工厂打工,经常要上夜班。杜松同学下晚自习回家后常常是形单影只,早起晚睡,几乎无人照顾。高考在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与家长、学生商量,让杜松同学住校学习。还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家长尽可能在周末多陪同孩子,与孩子多沟通交流,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学校家庭齐努力,为学生高考冲刺创造更为良好的备考环境。

通过家访,我们取得不少收获:

一是教师获得了第一手育人资料。深入到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个性特征、在家表现、家长希望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增进了家校间的信任。教师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进一步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

     三是家访活动使学校能多角度认识孩子。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座谈,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很多表面上观察不到位的看法,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从而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进一步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

通过家访,我们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还存在着情感、人格交互作用的方面。通过家访,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的情感是在不断加深认识基础上得以升华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党支部成员前往冉汆同学家慰问.jpg

第二党支部成员前往冉汆同学家慰问

第二党支部成员与冉汆同学家长交流沟通.jpg

第二党支部成员与冉汆同学家长交流沟通

第二党支部成员前往杜松同学家慰问.jpg

第二党支部成员前往杜松同学家慰问

第二党支部成员与杜松同学家长交流沟.jpg

第二党支部成员与杜松同学家长交流沟通

班主任李德贤老师与杜松家长亲切交谈.jpg

班主任李德贤老师与杜松家长亲切交谈

 

 25人点赞
评论总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