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实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年3月14日 点击量: 12435

                        赵育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量国际课程资源被引入我国高中教育中,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使得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执教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法项目班创办十几年来, 始终秉承“熔铸中外教育精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办学理念,在汲取国际课程先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同时,始终坚持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将语文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该项目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探讨国际教育环境对语文教师师德修养的新要求。

一、语文课一直被视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平台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就是在语文知识接受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素养、审美情趣和合作精神,并逐步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国际教育环境中,语文课更需要担负起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观,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尽管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时代,但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放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加以研究,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这对即将走出国门全面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而言,非常有必要。因此,国际教育环境中的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其道德修养、精神气质会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唯有语文教师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对文学经典的教育价值有深刻的理解,对语文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很自然地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情感渗透给学生,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反之,教师若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情感体验,是很难感染学生的。

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地在思想情感方面受到陶冶,感受经典的魅力,认同本民族的文学经典和优秀文化,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将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思外化为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做到以情动人,触动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和自己一起通过诵读感悟古典诗词之美,“因声求气”,深入体会蕴藏在诗篇中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优良道德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如,进行先秦历史散文教学时,教师要着重与学生探讨历史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品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与历史人物对话,为古代先贤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可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课的“德育”目标。

二、立足根基,弘扬传统,充分运用文学经典的情感教育功能

近年来,语文教学界特别提倡人文性教育,不少人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情感教育、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其中,关于人格完善、情感培养中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语文课的德育目标有着相通之处。可见,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审美熏陶、情操陶冶和人格完善。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文学经典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着历史的印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情感,探讨其人文价值,便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在文学经典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中与古人对话、沟通,进而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养成健全人格。

对接受国际教育的高中生而言,语文教师更要立足根基,弘扬传统,充分发挥文学经典的情感教育功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重组:精选优秀篇目,分体裁进行教学。

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课本中某一节选内容的学习, 产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初步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学完同一体裁的若干作品之后,学生能对该体裁的发展脉络进行简单的梳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文学史线索。 比如诗歌教学部分,我们先后选择课本中的《诗经》《离骚》、汉乐府、代表汉魏六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让学生先对经典作品的节选进行深入研读, 分析讨论其创作背景、文学特征等,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作品的特征分别梳理民歌与文人诗、抒情诗与叙事诗、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发展脉络,比较其特征上的异同,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这样一个对文学经典集中学习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优秀丰富、博大精深,会让学生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对在国际教育环境中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以及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非常必要和有效。

此外,对一些像《红楼梦》《雷雨》《边城》等经典中的经典,我们将学习内容从课本节选拓展到整本书的阅读。经过整本书的阅读,作品的文本语境会更加完整,学生可以对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将作品中的细节一一盘活,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整本书的阅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传统经典的魅力,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三、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观点,体现了传统师德对构建课堂中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学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一人的“高控型”“满堂灌”课堂为主,教师在课堂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不仅无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必然也会造成限制。

在国际教育环境中,教师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应从曾经的绝对主导化身为学生的“高级伙伴”,通过给学生设定“任务活动”,构建平等和谐、自主合作的师生共享型课堂——“两主四环高效课堂”。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是国际教育环境对教师师德修养提出的一项新挑战。

在笔者执教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师生共享的讨论式课堂——“两主四环高效课堂”成为一种常规课堂模式。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一部或几部文学经典开展一次学生全员参与的文学主题任务活动。

比如:古典诗歌《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现代话剧《雷雨》,传统经典《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西厢记之长亭送别》,莎士比亚名著《哈姆莱特》,以及经典史传文学《苏武传》《廉颇蔺相如传》《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读文本,仔细揣摩人物形象,非常熟悉文章情节,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改编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进行课堂交流、课后反思,成为课堂的主体,展示出他们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元素的个性化见解。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指引计划,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包括:

1)深入研读作品,自由组合,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组内交流。

2)确定分工及主创名单,在规定时间完成剧本改编。剧本改编要忠于原著,注意对原著中呈现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细节(如道具、服装、发饰、礼仪等)的表现。

3)饰演角色小组展示,不断改进,符合剧本情境,如语言、动作、表情、服装等。

课堂展示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创解读。

2)完整表演。

3)他人评议。

4)师生交流。

5)再改再演。

课后反思阶段,每个学生要基于自己在本次活动中担任的角色,结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写一篇400——800字的反思陈述。例如,编剧可针对剧本改编的成功与否、导演可针对话剧手段的运用如何有效地帮助了主题的呈现、演员可针对自己对所扮演角色有怎样的深入的理解等进行反思。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师生共享型课堂——“两主四环高效课堂”能够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发挥自身个性特长;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级伙伴”,不限制学生的思考,只是适当地给予点拨、建议、参与、讨论、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教学相长,教师素质也能不断得到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处于国际教育环境中的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在借鉴和吸收外来先进经验的同时,始终扎根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才能做到熔铸中外教育精华,培养出兼具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以及多元文化理解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45人点赞
评论总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