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时间: 2016年9月24日 点击量: 10964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邓元平
教学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诵读并疏通文意,重点理解“明”“亲”“诚”“致”“厚”“薄”这六个实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并领悟《大学》的宗旨和修养品性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树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探究领悟《大学》的宗旨和修养品性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多维诵读、自主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韩愈《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中“小学”便是指识文断字,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学》就是相对这个“小学”而言的。《大学》到底谈了什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大学·第一章》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二、自由诵读,自主学习
1. 读准字音,读通句意。
2. 重点理解“明”“亲”“诚”“致”“厚”“薄”这六个实词的含义。
三、小组再读,合作探究
1. 谈谈你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理解,探究《大学》宗旨。
2. 探究修养品性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3.身为21世纪祖国的接班人,同学们不妨结合《大学》探究一下我们如何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让人民永远幸福,从而树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四、点评质疑,交流提升
1.合作探究1参考答案:《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换句话说,《大学》的宗旨就是弘扬美好品德,培养创新精神,构建道德至善家园。
2.合作探究2、合作探究3在课堂点评质疑中生成答案,老师点拨提升。
五、背诵比赛,再悟内涵
六、背诵展示,经典拓展
1.自主展示背诵结果。
2.阅读下面古代道德经典小故事,并和大家分享你的感想。
划粥割齑
宋代范仲淹,年幼丧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冲破重重困难,到吴县城郊长白山的一个僧人的门舍中读书。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jī)”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参考答案:一个人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有了远大理想还要能志向坚定。只有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守住贫穷,坚守初衷,梦想成真。正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