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传统文化的激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年3月14日 点击量: 13162

                                                   赵育亮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国际视野,但其前提条件却是民族情怀,只有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才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文化。当前,在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呈现高密度态势,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思路。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国学热”也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很多人都在有意识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们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多讲传统文化,不能最后教出一批数典忘祖的人,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强。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在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我们需要细致思考为什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究竟应该传递什么给下一代?要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推动与实施?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为立国之本,“立国之本”的根本之处,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为人之道”与“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教育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有人提倡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实际上进入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会、教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教会学习者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传统文化是个很大的概念,凡是过去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积累,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属性上虽然是古代的文化,但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处在当代社会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根基。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来自过去,对象是当代的青少年,实现的目标则要面向未来。在当代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都应当以当代社会的教育制度为前提,面向当代的青少年,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为目的。在这个逻辑之下,过去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绝不可能原样照搬,而是要以当代学校教育的特点为前提,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为依据。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包含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经典、以知识形式存在的传统生活与社会常识、与人类的创作有关的传统技艺、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道德四大类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所谓的“优秀”与“重要”的标准应该让位于“适合”。因为即使再优秀、再重要的内容,如果不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就会落空,并且会带来负面作用。

经典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它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守护着民族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的活力与资源、常理与常道、未来与希望都蕴藏其中。经典是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具有历久弥新、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是与人类历史上伟大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与古圣先贤对话的过程,是古代智慧的当代传承。

传统生活知识与社会常识,比如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间风俗等,在不流行汉字的地区,这些文化样式照样可以存在,并且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传递给下一代。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许多风俗习惯消失了,人们不清楚每个节日与节气后边的天文与人文内涵,这就需要进入学校教育体系来传承。

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伦理观念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所特有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一整套的行为规范。这部分传统文化离不开文字的载体,但是文字或思想本身并不是其核心,它的本体是个人行为。比如中国传统把孝顺父母作为最重要的个人品质,“百善孝为先”,不学习《孝经》或者有关的文本也可以成为孝顺父母的人,甚至不需要具体知识的传承,在生活习俗中就能形成价值取向。有着丰富的“孝”知识的人,未必就是孝顺父母的人。只有做出了孝顺父母的行为,才可以说拥有这种品质,传承了这方面的传统文化。

以技艺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比如传统武术、太极、书法、绘画、剪纸、风筝制作等,这些内容以技艺为载体,但并不依赖文字说明,而是需要精通这项技艺的师父的引领、依赖个人实践中的悟性以及勤奋而持续的体验与习练,这部分传统文化需要筛选,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进入教育体系。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大学》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关键,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每个人不仅仅要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起而行之,从自我的文化自觉做起,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国家与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层面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道路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资源。从个人角度讲,传统文化经典有益于个人养成生命的浩然正气,奠定做人的美好德行之基;传统生活、社会常识,让人生活得更加顺应自然与社会的规律;传统技艺令人养成高雅爱好与情趣,拥有一种“以艺臻道、以道统艺”的精彩有趣的生活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是要拟定科学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和教学实施规划。要适应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特征,针对这些差异安排系统而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避免以偏概全,避免将专家个人的研究兴趣或者学校领导的偏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从中小学学生的视角来看待教学内容实施的合适与否。这需要进行慎重、系统的顶层设计与科学的论证,需要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学、心理学、各个学科的专家来研究、厘定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内容。

二是要重视汉字的教育。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流淌着我们的血脉,蕴藏着我们的乡土情怀。中国的受教育者,从认字开始就必然与传统文化发生联系,汉字的前世今生就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它的当代含义是第一层,曾经的用法是第二层,而在前人的思想作品中的使用、含义及书法的艺术是第三层。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要把汉字的存在方式从平面变成立体,给儿童从小种下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

三是传统文化教育中要重视二十四节气和节日风俗习惯的教育。这些是古时候人们生活方式中习以为常的内容,但今天的人日益感觉陌生。人们知识的获取有些是在学校中学会,有些是在家庭或者社会生活中学会,而节庆方式、生活习俗是社会生活中具有生命活力的传统文化的生活样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内容不再成为中国人必备的知识,许多内涵被人们逐渐遗忘,但这些内容既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的模式,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礼记》里讲,各种仪式与礼节的重要意义为“礼有三本”,礼的根本目的是“大报本”,人不要忘记根本。具体来讲,第一个“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万物的生命之源。第二个“本”,“先祖者,类之本也”。先祖是某一类生命的来源。第三个“本”,“君师者,治之本也”。这是专门就人来讲的,人不等于禽兽,人要懂得做人的道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育。教育须通过师长。古代君代表国,师代表师长。君和师是教化的根源,国家组织的教育至关重要。在中国文化中,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神是没有的,神权从来没有超越王权。敬畏“天、地、君、亲、师”,这是古代人的信仰。“尊师重教”或者“尊师重道”,重视的是教做人的道理。从字义上讲,教,是上行下效,有教学相长、身体力行做榜样的意思。师,是人们学习的表率,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点明了教师必备的知识与修养。中国特色的各类节日节气仪式、人生礼仪中,蕴含着孝亲尊老、敬畏天地自然、怀念祖宗、感恩万物的丰富情感内涵,表达了中国人的知恩报本之情,既包含有中国人对天地、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也蕴含着中国古人的美学内涵、伦理价值。当下恢复传统节日与习俗需要结合其传统和当代的意义进行内容研究和筛选,将其转化成当代人喜爱的方式,以引起情感的共鸣、净化与提升,从而推动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是理论的说教,而应该是细致入微、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传统文化教育只有深入到每一个青少年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传统文化教育的落点最终要体现在青少年个体成长的层面上,以文化人,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在个体身上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四、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

1.从学生出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构首先需要增强目的性,这要求中小学立足于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所学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因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中,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学校的共识,这也是教育改革走向高度自觉的表现。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灵魂,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整体、全面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另起炉灶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游离于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外。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是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当前不少中小学将忠、孝、仁、义、博、雅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当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等因素,真正从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困惑或矛盾出发,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学校有意识的进行了感恩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明确了目的之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是内容选择问题。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成为一座精神宝库。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密不可分,被深深地印刻上了传统社会的烙印。我们今天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吸收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帮助之处,而非全盘吸纳传统文化。因此,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看其是否有助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正如学者所言,“并非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可传的,只有那些对现代公民生活具有思想力、诱惑力的文化才是可传之统,才是可欲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价值传统一定是对现代生活具有解释力,能解决当下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的可传之统、能传之统和必传之统。”这就需要精挑细选、谨慎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余英时先生曾谈到,“中国没有民主的制度传统,但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不乏与现代民主精神相契合的因子。儒家的‘仁’与‘恕’强调人格的尊严和容忍的胸襟,墨家的‘兼爱’和博爱相通,道家一方面主张‘无为’政治,反对政治力量对人生过分干涉,另一方面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则是佛教的重大贡献。”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复性。这要求学校从文化特色建设的全局出发,宏观、统筹安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的内容,合理开设校本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在中小学进行。

3.融入学生生活: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对于“文化是什么”可谓莫衷一是、人言人殊,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一两百种。然而,有一种关于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这就是将文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言“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优秀的生活品质。如此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当其走进学校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改变学生生活方式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真正得到普及、得到应用,也才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杜威在探讨教育民主的问题时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除了发挥语文课、历史课、品德课、德育活动等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显性促进作用之外,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到课堂教学、师生交往、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时时事事、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润物细无声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要合乎学生的成长需要,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年龄阶段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

4.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

    如果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价值观。只有注重价值引导才能真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注重价值引导要求学校、教师从现代生活方式形成的角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批判性分析。以孝道教育为例,传统文化中的“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无条件服从,所以才会有了以《二十四孝》为代表的经典孝道案例,它背后折射的是传统社会长幼有序、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价值观念。但是,我们今天进行孝道教育,不再是对这种人人不平等价值观的尊奉,而是立足于平等关系基础上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对于这一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曾明确指出:“今天的亲子关系当然不同,这是在经济、政治完全独立,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稠密人际的情感态度。从而它不能再是传统的‘父父子子’,也不是重复五四时期的‘我不再认你做父亲,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平等’,而是既在朋友平等基础上,又仍然认做父亲,即有不完全等同于朋友的情感态度和相互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作出现代性转换,从现代生活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当每位中华儿女都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志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自觉、自信、自强,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去建设文化强国时,中华民族也就魂强体健了。这些文化素养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形成合力,才会形成全社会文明有礼、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115人点赞
评论总数:0